来源:雪球App,作者: 港股大飞哥,(https://xueqiu.com/4941096620/341350674)
对比东亚三大电子家电消费品牌的发展历程,看看小米的星辰大海在何方?
以下是索尼、三星、小米的简单战略梳理:
索尼的发展路径:
收音机维修起家1946——开始收音机、录音机制造1950-1955——开始电视机制造1960-1968、开始WALKMAN随身听1979——电影有戏音乐等内容产业1980-1999;在显示技术、影像传感、音频技术等领域微创新,如镜头、Alpha系列微单相机等。
大飞哥简评:可以粗略看出索尼崛起于晶体管对电子管的替代时刻,日本早期便宜的劳动力、劳动纪律以及日本自身的技术基因造就了这一时刻,并在集成电路早期阶段保持了领先。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在电视机制造以及随身听制造对于整个产业具有颠覆性的作用。索尼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世代以及互联网时代快速落伍,靠着精益制造基因在少数领域保持领先。
三星的发展路径:
干鱼、蔬菜和水果贸易起家1938——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1950年代——三星电子成立,生产黑白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1969——开发64K DRAM芯片1983——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半导体、显示技术、金融、化工、生物制药。
大飞哥简评:三星电子晚于索尼15年左右,得益于技术与管理的转移以及韩国便宜的劳动力,三星快速学习进入白电黑电领域;且作为一家国家企业,三星以国家意志维持了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世代的市场领先地位。可以看出的是,三星对于所涉猎全部行业很少有开创性的业绩,属于成本、资本与市场驱动型。当全球市场进入存量化时代,三星将面临残酷的被蚕食局面以及被颠覆风险。
小米的发展历程:金山WPS卓越网天使投资人2010前——MIUI210 、小米手机2011——小米电视盒子小米电视2013——小米生态链提出与升级2013-2016——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2018-2019——小米汽车以及人车家战略2021-2024——小米SOC芯片2025——小米人车家全球化2027。
大飞哥简评:小米15年发展历程看似极其短暂,但是雷军作为互联网骨灰级头部开拓者,从来都是在科技最前沿跟随与挑战全球巨头,早期是微软、亚马逊。小米前时代的雷军,极其艰辛,几乎没有享受到行业的贝塔,他选了一个最难的赛道,挑战了最强的对手,在一个贝塔极低的赛道用了漫长的时间以及个人勤奋勉强维持了阿尔法。所以雷军对风口论有执念,他太痛苦了,错失了电商、即时通讯、网络游戏,在办公软件上与微软和盗版死磕。痛定思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硬件为入口,雷军终于找对了方向。
区别于三星索尼本身就是韩国日本的制造业具有制造业基因,而小米是互联网产品与技术基因,然而得益于完整的中国供应链体系以及充足的产能,小米产品以低姿态出道,但呈现出高维度。小米以软硬结合姿态出道,以互联网基因嫁接中国制造基因。在规模与成本的较量中,小米超过索尼和三星的成就是一个迟早的事情。
索尼、三星、小米都是在合适的时间结合自身能力嫁接本国资源干了技术嫁接、产品微创中创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市场、供应链、人才的厚度是韩国日本无法比拟的。然而小米能否突破索尼与三星的层次,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毕竟苹果、特斯拉、英伟达都是在美国产生,那也是一个关于基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