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又称明教,在元朝也是合法信仰,较流行于浙、闽地区。其后这教渐渐和佛、道相混,塑像和寺院名称并不能由表面判别,但摩尼教确实是个独立由西方传来有段历史的宗教。
百花齐放的南北文学
元朝在文学方面是采取放任的态度。虽然《元史》缺〈艺文志〉,但从清代以后的多位学者补辑所知,元朝统一中国,将源于唐及北宋的金代华北之学,以及南宋的南学混融,加上蒙古、西域人的汉学因素,呈现出文学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元朝著名文人苏天爵将有关政治、具教化的诗文编成《国朝文类》一书,全书的作者约有一百三十多人,是了解元代文学的上佳著作。前朝遗民的思念故国情怀之作在元代亦比比皆是,如谢翱哀悼文天祥的《登西台恸哭记》。
元代时期,北族人习染不少汉文化,当中可从他们的文学作品里略见一斑,如身为礼部侍郎的蒙古人泰不华,兼长各体诗,有晋唐风度;西夏人余阙有唐诗风;阿拉伯人赡思,通经史、地理、老、庄、法家之学,有著作及文集;女真人孛术鲁翀为博学通儒,诗文质实不浮。
经学是儒学主要研习的内容,虽然朱子学说在元代是主流,但经学仍是传统修读的要务。北族中以经学成就称著的也不少,如女真族纥石烈希元、西域人余阙也曾对《易》著说;蒙古人保八有四五种《易》学作品;阿拉伯人赡思,博学通经,对《四书》、《五经》、《老庄》都有论著,而专长于《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