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红酒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被派往新野驻守以抵御曹操。在谋士徐庶的辅佐下,刘备曾大败曹军的战绩。可惜曹操用计扣留徐庶母亲,迫使徐庶离开。临别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隐居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刘备采纳建议,放下身段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相助。但刘备为何如此执着地要请一个年轻人出山?真的只是因为诸葛亮才华出众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时诸葛亮不过二十出头,刘备对他的实际才能并不了解。即便后来诸葛亮出山后,其表现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渲染的那般神奇。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才能和地位并不比庞统、法正、徐庶这三位谋士更高,法正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因此,刘备如此礼贤下士,看重的不仅是诸葛亮的个人才能,更看重他背后庞大的关系网络。
展开全文
诸葛亮祖籍山东琅琊,为躲避战乱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荆州投奔刘表。途中诸葛玄染病,一行人便在南阳定居。凭借叔父的人脉,诸葛家族很快融入荆州士族圈,在当地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荆州有七大望族:庞、黄、蔡、蒯、马、习、杨。诸葛亮家族与这些豪门都有联姻:大姐嫁入蒯家,二姐联姻庞家,妻子来自黄家。此外,他与马家交情深厚,与杨家往来密切,与习家也有交情。可以说,诸葛亮几乎与整个荆州士族圈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外来者的刘备,若想在荆州立足,必须获得当地士族支持。而诸葛亮正是打通这层关系的最佳人选。有了他的辅佐,刘备在荆州的发展将事半功倍。这才是刘备不惜三顾茅庐也要请诸葛亮出山的真正原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